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

一篇旧文:幸福的座标





幸福属于一种感觉,过份的量化似乎毫无意义,但是,不能避免或拒绝的是,感觉来自所发生的事以及对这事的态度。
把生活当成一个平面的话,是不是可以把生活里的一切感觉换成无数个点。X轴设定为所发生的事,Y轴设定为你对这事的态度, X轴铿铿锵锵的事件,Y轴上似是而非的态度,可以碰撞出多少幸福呢?
朋友小Z吹在闷热的夏夜吹空调,然后把自己吹感冒了,躺在床上不能动弹,男朋友请假陪了她一天。然后,她说,感动坏了。
小Z说,“我觉得幸福一直存在在我周围,随时都可以感觉到他的存在,两个人之间的眼神交流,家人的嘘寒问暖,一家人坐在一起谈论一天的收获。
朋友大L一年多前离婚了,但不久又遇到了另一个“喜欢她,她也喜欢的男人”,真是可喜可乐,但令大L郁闷的是,这男人来她家时总会感觉到不自在,原因是大L有着自己的房子,而她男友却还没有,这在财富上的差距让这男人每次如坐针毡。大L于是很郁闷:我又不在乎他是不是有房子,但他怎么就这样涅。
80后的小Z纯真的幸福感让我也有些感动,但象小Z这样知足常乐的人可不多。更多人陷入了无休止的对幸福的追求与反追求之间。因为,大多数人都有着象大L一样的郁闷:我保持我对幸福的态度,你咋就不配合一下涅!或者另一种郁闷是:这就是幸福了吗?我咋一点感觉都没有涅。
这是个人的幸福,但幸福还是一种社会感受。再把生活加上第三维的话,每个人的幸福坐标叠加,那就成了立方体,在第三维上,那幸福的曲线是杂乱的,还是有序的涅?
很小很小很小的时候,就听过一首歌,歌名就叫幸福在哪里。歌词里说,幸福在哪里,朋友啊告诉你。说,啊!幸福,就在你晶莹地汗水里;啊,幸福,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。
那时,上课前都要唱一首歌,这歌就是每次课前的必选歌曲之一。歌曲其实很简单,就是告诉你说,你要流汗,你要有智慧,要不然,你的幸福是没影的。因此,好长一段时间以来,歌里提到的柳荫啊、温室啊、月光啊、睡梦啊之类的深恶痛绝,那可是资产阶级最腐朽的生活方式啊。
上的高中时,眼界也大了,情窦也开了,特别是在几本琼瑶小说的鼓捣之下,对月光啊柳荫啊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和想象,幸福怎么不在哪,幸福的确就是在那啊。数年来被那歌曲筑成的幸福长城轰然倒塌。
然而,这样为你筑就的“幸福长城”还比比皆是,比如,为抢出一块命名为“国家财产”的木头而牺牲生命是幸福的;为反抗强奸而冒死抵抗也是幸福的;为河蟹而让自己的房子一夜之间成为废墟也是幸福的。
按照上面幸福的三维模型来说,在“幸福长城”的指导下,每个人的幸福叠加应该一条直线:纵然有些不直,但也弯不到哪里去。
伟大的无产阶级实践者金二同志说,人生观的基本核心在于对领袖的忠诚,人生的真正价值和幸福的标准也在于此。按照这个标准,数千万的朝鲜人的幸福座标就聚成一个巨大的圆点,直接把整个生活平面给填完了。实际上,这个兄弟国家也是这样做的,但不知道他的国民们是不是真的幸福。
实际上,我想到这个幸福座标模型时很好奇,每个人都有对幸福的感觉,无论是在哪一个维度上,那些座标点的排列都应该是无序的,抑或能找出点规律的话,那应该按照这样的思维来排列:幸福是什么?医院没我家病人,牢房没我家犯人。(麦子杰.)再扩大一点:早餐吃不到纸包子,中午能吃得起肉,晚上有点娱乐,房子不要一夜之间就没有了……
还有,每次看到某些运动会,总会有些胜利者以流泪的形式来面对电视观众,所有人都幸福着。我也知道那是成功的幸福,但是,万一,如果有万一的话,有没有这样的可能:他一点都感觉不到幸福,流泪只是沙迷了眼了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