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

社会高低规则的不兼容






“车就是我的命根子,你们不能说收就收!”



这是广州濂泉路服装批发市场一个代号叫075的搬运工近乎绝望的喊声。一次交警的集中整治,收缴了广州濂泉路服装批发市场上数十辆在快车道上行车的手推车。而在这些手推手上,车主(搬动工)们投入了买车钱、运营服务证、代表身份的马甲等万余元钱,对于一个靠力气吃饭的搬运工来说,车是他的命根子一点都不为过。



然而,在一个努力营造“和谐”的社会里,一种高高在上的规则却不得不去剥夺一个底层人的“命根子”,肯定在某些规则的设置上出了毛病。



按理来说,交通法规作为法律层面上的规则,肯定是兼顾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(这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哈),无疑要大于其他低层的规则,但是,在执法的过程中,怎么会出现违背社会主流意识和最基本人道主义的“切命根子”的事呢?



作为最底层靠出卖力气维生的人,恰恰是一切规则的承受者,在社会上没有话语权,更没有去制订修改规则的权力,他的创造是被剥夺的,正是通过这些规则的方式。在市场管理方看来,他们要承受取得搬运服务证的一切规则,而在交通法规方看来,他们必须以遵守交规为前提。而这两方规则的双重约束下,搬运工们生存的空间几乎没有,或者说,大大地超出了他们谋求生存或者更大生存空间的承受范围——我在此也只能揣测,也许是专门的推车道无法满足他们谋生的速度,进而将车推进了快车道,毕竟,他们要靠搬运的量以及速度来赚钱。



更深层次地去想,在现行社会结构里,一,是不是缺少遵守规则所必要的教育和氛围。在很多人眼里,眼前或者是切身利益所相关的规则,无疑是最为迫切的。因此,很多人对一些看起来较为遥远的规则即漠视。二,在规则中占主动的一方创造了无数的潜规则以与规则同行,但往往,当潜规则与规则发生冲突时,承受损失或者伤害的往往是潜规则或规则中被动的一方,或者说永远是弱势的一方。三,更为重要的是,底层的人们永远无法有选择规则的权力,他们没好的选择去让自己生存的更好,更不用说去挑战规则或者改变规则,有的,只能是在现行的规则里寻找一种隐性的对抗来寻求更大的空间,但一旦被规则察觉的时候,受到伤害的往往是自己。



一个将军前面会有累累的白骨,一个规则前面也会有累累的白骨。075号只是一处符号,在他尝试与规则的对抗中,只是无奈又绝望地发出这样的喊叫,而试图挑战的那些人中,成为国家机器对抗的分子,成了专政的对象。
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